您是第3065336位浏览者!
                    您好! 请登录 | 注册
首页 -> MAB教育 > 学院动态 -> 资讯详细内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庆论坛于北京校园举办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1/21 16:54:00 | 浏览:1207次 ]
  为庆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18周年,中欧北京校园成功举办了中欧校庆论坛。此次论坛以“国内消费: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为主题,邀请到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碰撞智慧、分享洞见。300余名校友、企业家、各界精英及40余家主流媒体出席。吕志和演讲厅内座无虚席。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约翰•奎尔奇(John A. Qeulch)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出席了论坛并致辞。中欧管理委员会成员、副教务长许定波教授,中欧营销学系主任蒋炯文教授分别主持了论坛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第一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先生首先发表了题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煤、电、油、运是立体把握宏观经济的四个指标,并分析了中国经济出现下行的两大原因,即出口受阻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同时强调了要警惕投资的两重性。

  随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发表了主题演讲。他首先对中欧建院18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指出中欧教学的成功经验对国内本土商学院的教育和科研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之后,李教授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其机制研究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结构调整,核心证据是居民消费加快增长,居民消费与GDP占比自2007年开始持续上升。

  以“收入不平等与经济转型”为题,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教授、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甘犁发表了主题演讲。他通过对数据的详细解析,指出中国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两个:一是收入不均;二是经济转型。目前国内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收入不均,解决收入不均的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的转型。

  中欧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系系主任、经济学教授朱天最后发言。围绕“中国人真的消费太少吗?”的问题,朱天教授对李稻葵教授提到的“中国的消费率被低估”的观点表示认同,并指出其原因有三:其一,官方统计没有考虑各国消费品与投资品价格水平的差异;其二,中国的住房消费占GDP的比例可能被低估;其三,企事业单位的公款消费没有被计入。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许定波教授与姚景源先生、甘犁教授、朱天教授就国内官方数据统计的方法及如何解读等具体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在热烈的讨论中,论坛的第一主题落下帷幕。

  第二主题:国内消费与可持续发展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第二主题中首先发言。以“农业的转型与突破”为主题,刘先生从企业经营角度分享了对拉动内需问题的个人看法。他指出,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化已呈现燎原之势,这就是农业的转型。农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配套体系,如提供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成立担保公司等实现农业企业本身的转型与突破。

  随后,奎尔奇副院长兼教务长发表了主题为“驱动消费的有形之手”的演讲,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介绍了可能会压制消费的因素。他认为出现消费不足的最显著原因,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消费者对消费缺乏信心;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确实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倾向;第三个抑制消费的因素是有关定价问题,如果通货膨胀率较低,人们就往往没有提前消费的动机。虽然普遍支持低膨胀率,但是不可否认,这确实是限制总消费的一个因素。

  此后,中欧首席营销官(CMO)课程学术主任、市场营销学教授 王高以“中国国内消费”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推动消费的最核心动力。通过数据,王教授分析了不同收入的的高、中、低三类消费人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促进消费的建议。

  

  讨论环节中,蒋炯文教授与三位演讲嘉宾一起就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在与现场嘉宾的互动提问中结束了论坛的第二主题。

  论坛结束前,奎尔奇副院长兼教务长做闭幕总结,对各位演讲嘉宾和现场观众再次表示感谢。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